WFU

2020年5月8日 星期五

《教學的技術》實體班心得- 以終為始、打通任督二脈的一堂教練課

作者:郭亮增




這是一篇遲到的心得,也是反芻思考了一個多月的心得。

當初憲福推出 「教學的技術」這堂課的時候,第一時間,我並沒有報名。我在猶豫,因為我的心中其實有兩大疑問:



書上都有啊!幹嘛還要上?


課堂中介紹的各種教學方法,其實福哥早就不藏私地完整公開在《教學的技術》一書中。如果有認真看的話,就能發現,書上不只介紹方法,連使用的時機、操作的細節、該避免的誤區,都寫得非常清楚。書早就不是書,而是武功秘笈了。

「書上都有了,那看書就好了,何必還要另外花錢來上呢?」這是我心中第一個疑問!


用在專業課程,效果好像還好?


其實,在這堂公開班、甚至書上市之前,福哥早就把這些方法大量應用在課程及演講上,自己有幸參加過多次福哥以及憲福相關課程,對這些方法自然不陌生。也因爲從學生的角度體會過這樣的教學方法,自己早早就嘗試將這些方法併入課程中。一開始用效果不錯,久了,似乎卡關了!

這些方法,用在輕鬆活潑的衛教場合,效果滿點;用在專業且略帶嚴肅的醫學課程上,卻得到兩極的反應。
正面的:「原來實證醫學也可以這樣上!」
負面的也有:「不知道到底在上什麼?」、「其他講師講的比較有深度,應該多點時間!」
其他講師說:「你幹嘛搞成這樣,還送禮物!這樣我們很有壓力ㄟ !」

一開始,被這些反饋搞得有點錯亂,只能安慰自已:「學生不習慣這樣方式?」「專業課程搞不好不適合?」。甚至自己不禁想:「就照大家都習慣的講述法來上吧,這樣最安全啦!」。

「這些方法用在專業課程,可以嗎?」這是我第二個疑問。


不是不能用,只是自己不會用


直到親眼見識了一次,才知道殘酷的事實:不是不能用,只是我不會用!
那堂課是遊戲化教學,邀請來的講者,是花蓮門諾醫院的李坤峰醫師。

李醫師把「遊戲化教學」結合生硬的「實證醫學」,把福哥的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分組競賽、獎品、舉手、問答、小組競賽,整堂課下來,沒有冷場,獲得在場學員滿堂彩。

原來,這些方法不是不能用,只是我不會用!

就好比玩電競,相同角色相同技能,有些人用起來平淡無奇,有些人就能將諸多技能無縫接軌,打出連續技,威力無窮。這件事,也重新點燃了自己心中的火苗,火速報名上課了。


教學要讓學生覺得自己很厲害


幸運地,讓我報名上了最後一梯實體課程(自此轉為線上課程了)。更特別的是,這也是在 COVID-19 疫情時,少數可以上到的公開班。為期兩天的課程,第一次上課,第二次演練。

前面提到,技法書上都有寫,但更重要的是要怎麼打出連續技。所以,除了上課,我將更多心力放在觀察上。觀察福哥怎麼運用這些方法,在各種方法中切換、銜接,掌控課堂氣氛。

福哥上課時,說了一句讓我印象很深刻的話:
「教學跟簡報不一樣。簡報是要讓聽眾覺得講者很厲害;教學則是讓學生覺得自己很厲害!(短短時間就學會了)」
的確,當然可以用大師的方式授課;也可以讓學生學會的方式上課,端看我們怎麼選擇。


以終為始,重新蛻變


我的題目是「實證醫學」。準備演練時,交了一版自以為還行的上課簡報(就是被福哥說是來亂他的版本),結果當然就是在演練前十天收到一個「請重做」的回饋。
教練問了一句話:「你到底希望學員聽完這三十分鐘課程能學到什麼?」
內容很多,但是教得很少:教學內容看似很多,但是跟教學目標無關的旁枝末節,其實刪掉也不影響。

這時,我拿出了revise論文的功力(就是乖乖照著改XD)。一邊把握「以終為始」的概念,從教學目標回頭來重新構思教學結構,產生更精練的內容(講歷史、複雜原理的就省了吧XD);另一邊也思考要用怎樣的順序,將各種方法銜接。在修改的過程中,心情很複雜、也很慚愧。我終於了解到當初上這堂課時,學員為何會有如此正反兩極的意見了!

內容完成,剩下的就是反覆的練習!雖然最終演練還是有瑕疵,但終於順利完成!感謝福哥、輔導員們、聽眾、當然還有反覆幫我調整修改內容的詩雯跟振威,少了你們的幫忙就沒有最後的演出。


改變,從現在開始


課堂中間,我把心中的疑問請教教練。福哥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舉了學習簡報的例子。幾年前在講簡報時,也是一堆人跳出來批評這樣的簡報風格不好;但現在,卻越來越多人用這樣的風格在江湖走跳!

剎那間,我好像明白了什麼?「改變,從現在、從自己開始!」

疫情快解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