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顯示具有 簡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簡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我的簡報課程初體驗】0910護理主管簡報課程紀錄及學員心得

作者:郭亮增醫師 (2015/09/22)





緣起


在某天科內聚餐的時候,麥嘉萍護理長突然跟我提及想學簡報的事情。聽到這樣開課的要求,一開始我很猶豫。因為雖然經過新思惟簡報課程的洗禮,整個等級已經往上跳了不止一級,但要真的要開班授課,可能還是有不小的落差。況且,強者我同學都沒開班了,我真的不太好意思開班。

不過我這個人就是不會拒絕別人,加上又喝得有點多,就糊裡糊塗答應了。(再次告訴我們,有所求於別人就要把他灌醉!!)



完全新思惟模式


後來,我把課程設定為自己的學習心得分享,壓力就小多了。兩個小時的課以心得分享為主,也示範了怎樣是好的簡報,至於實作的時間,就真的看狀況了。課前,我用google doc 讓大家填了課前問卷;也請大家交了一份自己最滿意的簡報給我,用實例來說明怎麼修改,我想這是最能啟發大家的。(根本完全是新思惟模式翻過來...XD)





至於到底教得如何?看看學員的心得就知道了!


學員心得



意猶未盡,下次還要再參加!(10G 沈怡婷護理長)~~心得首獎

教的不只是簡報,更是如何當一個好講者 (7H 麥嘉萍護理長)

我應該跳脫傳統框架 (外科 盧幸茹督導)

終於有人願意教我簡報設計了 (9F 王雅玫護理長)

一場充電學習之旅 (外科加護病房 顏玉雯護理長 )

看到修改後的版本讓我嚇了一跳 (6H 林尹惠護理長)


看到大家都有收穫還真的蠻開心的~~再次謝謝那天參與的學員。

意猶未盡,下次還要再參加!

作者:10G 沈怡婷護理長(2015/09/14)




工作中常常需要簡報


想起最開始接觸PPT簡報,是在大約5年前參與單位QCC,被阿長指派去發表QCC結果。看著阿長做的簡報,內容有動畫、有音樂、色彩鮮艷且運用大量圖片,整個報告豐富且多變化,覺得阿長好厲害喔!

在當上主管後,因為常需要舉辦教育訓練、報告的發表或是評鑑等等,在在都需要用到PPT簡報製作,所以在知道小麥阿長邀請郭醫師開班授課,真是開心!(小編:其實只是分享個人心得,還沒有本事公開開班..XD)


以前都被範本限制住


以往在製作簡報時,因為是醫院業務使用,都不敢做的太花俏、太活潑,且一定會使用範本。不過說真的,範本真的很難挑選,常常因為範本的格式被限制住,所以在做插圖或敘述時很難有效的發揮。

而且自己做的簡報,說實在的就是給自己看的,因為怕會忘詞或不知道該如何說明,所以滿滿的都是文字,頂多會把重點做粗體或更改顏色加以區分,每一張剪報一定會有標題,而且最後一張一定是「謝謝聆聽」四個字,千篇一律,每種簡報的樣式都差不多。經過這堂課程,看了郭醫師的簡報,才知道首頁及尾頁是最重要且最能行銷自己的。


滿版設計、圖說稱王


運用抓圖做滿版的設計,或是只有半邊的圖案,都能讓整個簡報活潑許多且有震撼力。文章經過統整後所呈現的方式一目了然,不會整篇都是文字,而是運用簡單的圖示或圖片來代替文字說明,或是利用組織圖來統整呈現,運用對比顏色呈現於整個簡報中。

看到這樣的簡報,讓聽講的人能夠清楚知道課程內容,內容豐富且會期待下一張剪報的內容,不至於無趣想打瞌睡,這些對我來講都是一種突破,感覺受益良多!


解析度要夠、版權很重要


另外,以往在抓圖時,都只會上google圖片去抓圖,但常常因為部分圖片解析度不夠,所以無法放大做滿版設計,也不知道有些圖會有智慧財產權問題,不可以隨意抓圖運用。在經過郭醫師的指導,才知道原來google圖片可以去設定要抓的圖片大小、樣式甚至是非商業用途可用的圖片,避免抓到不能使用的圖片,這又讓我學到了一課!

在課堂上實作時,除了跟郭醫師請教外,也可以跟其他阿長們互相討論簡報製作的技巧,經過這堂課程,真的學到了很多,也讓我對於簡報製作改觀,希望還有機會能夠再參與這樣的課程。

我應該跳脫傳統框架

作者:盧幸茹督導(2015/09/14)




有效簡報的演繹


非常感謝郭醫師此次願意進行教學分享,與我期待想學的相當符合。一開始你先運用角色扮演告訴我們一般簡報的製作及報告常見慣性和缺點,再來以你修改過的簡報再報告一次,那報告時的自信與搭配簡報的流暢性,確實令人驚艷以及讚賞,你的報告簡單扼要、簡報張張切入重點,確實會讓聽眾被講者所吸引,而且散發個人魅力,成功自我行銷。


繼續跳脫傳統框架


在護理界如台灣護理學會所有繳交報告字體都是規定「標楷體」「Times New Roman」,似乎我們都被訓練成框框中的人,不管是在字體或是簡報範本,一直活在護理界的框框中不覺得有問題,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

我在護理主管中的領導有點異類,總想該多點自主、自信與創新,建構團隊互相合作、互相尊重,而非傳統軍事管理法,上完課讓我更加深應該繼續跳脫出傳統護理框門中。


簡報技巧與授課相結合


現在學到了簡報製作原則、技巧,認識了什麼是扁平設計概念,原來在我生活周遭中可愛的招牌圖案就是扁平設計,字體運用也有美學觀點的,連顏色搭配,如冷暖對比色有也一套學問,未來色盤如何調配就得靠自己摸索努力了。

郭醫師分享在科大上課簡報,讓ㄧ樣在長庚科大授課的我重新再思考及自我檢討,課堂上原來可以多點變化,原來可以多點創意,讓上課不要那麼枯燥,成功吸引學生注意力,不過要到達郭醫師的一點皮毛境界,我尚有很大努力空間。


最後


這心得原本我想使用微軟正黑體,但在護理部醫院提供給我的電腦還是Word 2000年版本,無法與時具進的工作限制,體制成本這部分倒是控制的很好。

最後還是感謝郭醫師願意分享簡報功力及耐心教導我們,也自我期許所吸收的新知識,能影響我的同仁,讓大家一起進步,希望還有機會能持續向你學習。

終於有人願意教我簡報設計了

作者:9F 王雅玫護理長 (2015/09/16)




已經不記得怎麼開始學做簡報


第一次上簡報製作的課程,覺得很新奇,也很期待。我也不知自己以前是怎麼學做簡報的,專科的時候,還在用海報報告;好像從二技開始,上課報告開始需要使用簡報報告,自己怎麼學的呢?好大的問號呀?我怎麼想不起來呢?似乎是把資料輸入進去簡報中,從標題、內容開始打,學得別人有人貼照片,我也跟著貼照片,利用版面配置,就把一份簡報給做完了。


一場產品發表會


今天第一次去聽簡報教學,終於有人願意教我做簡報設計了。看著聽著老師的教學,老師也太厲害了,看著老師自己做的簡報,就好像在聽一場產品發表。老師自己做的簡報簡潔有力,讓你會很專心的去聽這堂課。

而且老師還有做比較唷!老師比較了一篇大多數人會做的簡報內容,再用一樣的主題,老師用自己做簡報的方式做了一份簡報,聽完之後,天呀!這也差太多了,而且老師的版本字很少,但卻可以很清楚明瞭的知道,老師這堂課在
說什麼。


前後比較、重點強調


原來的簡報卻會讓人聽得一頭霧水又有想睡覺的感覺,因為一樣的東西跳來跳去,但老師用很多的圖片,來告訴我們這三者的不同、差異性及哪一種方式比較好。

老師告訴我們簡報製作不需有太多的文字,並且可以在重點字上變更顏色或加大。簡報內容字數不需過多,也可以藉由圖片來表達。好的圖片不會讓聽眾分心,且能快速從中產生共鳴。

好的圖片有兩個特點:
  1. 讓學生一看馬上能對你想表達的東西產生強烈印象。
  2. 不過度複雜,可以是一種比喻或是實物,且和講的東西是有關聯的。
老師也告訴我們簡報的重點在上2/3處,每張簡報上的顏色勿超過3種顏色。


有溫度的簡報


在上課前我們寄了簡報給老師,在老師協助修正及整理過後我的簡報如重生般,讓我有不同的感受,覺得我的簡報有溫度了!很感謝老師給了我們一場不同的上課經驗及實際操作,讓我在這堂課中收穫良多。

一場充電學習之旅


作者:外科加護病房 (SICU) 顏玉雯護理長 (2015/09/13)



繁瑣工作間的充電學習


每天在工作中,業務非常忙碌,被瑣事追趕著,似乎很少有機會為自己充充電,讓自己再充能量。

這次,在嘉萍的穿針引線下,有了一個學習的機會,心中很是雀躍,在前一兩天,即一直在腦海中提醒自己,一定要記得準備電腦,一定要記得將當天下午的萬難排除,而在這樣的決心下,當天在接受指導的時間,真的讓自己受益良多。


簡報技巧沒人教


最大的心得在於,以往對於簡報製作,是自己在當小護師時,被主管要求進行讀書報告,在一竅不通卻也不得已的情形下,打開軟體,自己一步一步摸索出來的。所以技巧之拙劣自是不在話下;就算長大了,進到了行政管理訓練的階段,在長官們的指導下,也多以授課或是報告前提下進行。(亮編:我也是這樣過來的...XD。)



化繁為簡、少就是多





所以,字數雖然不至於全部照貼,但也多是擔心自己忘記內容的情形下,把大量的內容貼於其上。更不用說,在學會搜尋圖片後,常以動態卡通圖來自以為是的豐富版面了。

這次經由郭醫師的指導,知道了去蕪存菁的道理,更知道了,一個簡報想要吸引聽眾,講者所要付出的心力是無法以言語形容的,正是所謂的『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


好的簡報可以行銷自己、影響他人


我想,對於我自己本身而言,製作簡報是工作中常會面臨的事,藉由這次的機會,除了可以好好運用封面頁行銷自己外,也知道了利用最後一頁提示重點的技巧。

且更會了滿版出血的技巧,可以適當的利用圖片的擺置,讓重點凸顯,更可以利用圖片或圖形,讓簡報內容令聽眾印象深刻,這真是很有趣的一門課程。

而郭醫師利用自身示範了優秀的簡報技巧,我會好好加以練習的,也希望自己下次可以有機會再接受郭醫師的指導,除了可將自己的工作變得有趣外,也希望藉由這樣的訓練,讓自己的報告或授課有一些些影響其他人的影響力。

教的不只是簡報,更是如何當一個好講者

作者:7H 麥嘉萍護理長(2015/09/14)




午後時間卻不想睡


這次很榮幸能夠請到嘉義長庚醫院骨科郭亮增醫師分享「如何做好簡報」。上課一開始郭醫師用淺顯的方式初步引導至課程核心,由於上課時間是在午餐過後,這個時間的上課是最讓人容易見周公的時間,但郭醫師用個人的活潑講課魅力及豐富的簡報製作經驗讓我們每個人專注力提升。

這次上課的學員均是護理主管,因此課堂一開始,郭醫師選擇醫學期刊為範例,讓我們了解到不同的簡報製作方式給學員所帶來的不同效果,因此過程中產生許多的互動。



不只是簡報製作,更是如何當一個好的講者


首先針對個人這次學習經議上做簡單的分享,事實上這次的課程主題是簡報製作技巧,但我另外學到了如何當一個好的講者,怎麼說呢?

郭醫師用報告醫學期刊的方式示範兩個不同的報告版本帶給學員不同的吸收程度。一個好的講者在課程結束後,學員還能記住講者姓名、主題、結論甚至會後討論,這就是非常成功的講者。

醫學簡報中如果有圖表或是統計數字、兩者比較或是改善前後差異的表述時,以往製作的方式總是複製貼上。回頭想想,這樣的方式報告後確實停留的記憶很少,通常聽到的是:「剛才他在說什麼?」


充滿感官刺激的簡報



然而郭醫師用一個好的演講技巧及圖像法的教學方式帶入簡報技巧的鋪陳,從案例中不僅清楚的學習簡報鋪陳的重要性,更學到排版的重要。多數人做簡報時,怕忘記內容或是緊張,會塞很多文字進去。

郭醫師喚醒了大家的迷思,簡報是學員看的,不是給老師看的。

文字、字體、顏色的搭配感覺上好像很簡單,事實不然。不同字體、字數給人不同的感受,不同顏色更給人不同的感官刺激。在郭醫師的指導下,學習到很多不同的感官刺激,相信在未來的簡報製作上一定能學以致用。


遺憾的是...


這次屬於小班教學,學員們帶自己的電腦,郭醫師先用課室教學後加以實做練習,如果有機會上課,很希望能看到郭醫師親自操刀,製作一份完整的簡報,這樣細部的技巧更能一覽無遺,非常感謝不令賜指導,收穫很多。(編:看來要錄Powercam了)

看到修改後的版本讓我嚇了一跳


作者:6H 林尹惠護理長 (2015/09/15)


一直以為內容豐富就是好簡報


簡報檔的製作學習一開始便是自學。

因為工作需要,在製作過程中,依選項再試著去操作,所以有些細節面的操作相對就會不清楚,因為從未使用過或者不知道有這個功能。一直以來模仿其他人所做的簡報檔格式,長期下來也不覺自己的簡報檔有什麼不好,總覺內容豐富就是一個好的簡報檔。

這一次的學習給了我很大的衝擊,其實我對做簡報本來就很沒自信,若是內容打得太少,又擔心報告或上課過程太過緊張而忘記內容,所以一次一次下來,就讓自己的內容越來越多了。

此次讓我學習最多的是當自己要做一分簡報時,其實重點是應該要對內容融會貫通,如此才可知道簡報要呈現甚麼東西。


看到修改後的版本讓我嚇了一跳


之前做簡報選擇背景只想要尋找可愛的圖案呈現或者有動畫,總覺至少可引起上課的興趣,但未想到會將焦點轉移了,未來在尋找圖片或背景會選擇與主題相關的圖案。

看到郭醫師為我修改的出院準備課程封面,我自己真的嚇一跳,在製作過程我還自覺整個畫面是很清楚而簡單,但當郭醫師呈現修改的版本時,原來封面的呈現是吸引別人願意繼續聽下去的動力。


只可惜時間太少,期待進階版


學習了一些技巧,最終還是要實際操作,因為平時只使用基本的操作功能,所以上課過程中有的技巧我無法理解,需等我實際操作後,我才會了解操作的功能,就連版面配置是可選擇,我從來沒用過。

非常感謝郭醫師這次的指導,儘管是否能做好一篇好的簡報檔,至少改變了我長久以來的思維,內容的豐富在於內在的質感,而不是內容的多寡,往後會依郭醫師所提到的基本重點著手,慢慢調整改變,遇到不會的再向你請教,更期望有機會再跟你學習進階版。

2015年7月3日 星期五

新思惟演講與技巧工作坊與演講大賽心得


作者:郭亮增




看到這次特別的互動實作,我退縮了


某天,信箱裡躺著新思惟國際的通知信:「演講與技巧工作坊開始報名囉....」。點進去一看,看到是蔡校長跟楊斯棓醫師兩位國際級講師擔綱授課時,沒有半點懸念,讀卡機都已經出鞘,準備要砸錢了。偏偏,那時候網路有點lag,郵局網路ATM網頁開不起來,等待網頁的同時,順便仔細看看這次新的工作坊在做什麼。當讀到「三分鐘演講大賽」的字眼,馬上毫不猶豫的先把讀卡機抽掉,然後把新思惟的網頁關掉,不敢再繼續往下看。

心中吶喊著:「打死我都不要去上這個內容,這壓力也太大了吧~~」

但是事情往往沒有我這個憨人想的那麼簡單。


換我要面對新思惟聽眾


後來的一件事情,讓我重新思考報名這堂課。這是一個很直接的理由,就是小弟我要在新思惟課堂上講課了。一想到新思惟滿意度爆表的「口碑」,還有自己必須面對「新思惟」聽眾,真的是壓力超大的。一方面,深怕自己丟臉 ; 另一方面,更怕自己砸了新思惟:「有種、有料、有趣」的招牌。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個害羞內向,沈默寡言的人。平常要跟我聊天其實有點難,因為我話真的很少 (打字還打得比較多),用字也很精簡。熟的人也只能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更不用說不熟的人。話說之前某同學跟精神科老師合作的研究,來調查醫學生亞斯伯格症的發生率,做完問卷後,我還被告知要去跟老師聊一下,因為我的分數實在太高了,只是後來也不了了之。

一般職場上的文獻報告、病例討論,這些半制式的報告,靠些花拳繡腿還勉強混得過去。要叫我做個非學術的報告其實已經有點困難,更不用提要面對這一群胃口已經被新思惟養大的聽眾。自己沒有先練練怎麼去上台,實在是有點慌啊 。

於是,開始接觸了一些教上台做presentation的書籍,但是看再多的書,心裡也始終不踏實,再怎樣都還是比不過「以戰養戰」的實地演練。

於是下定決心,開始「準備」報名這堂工作坊。


千呼萬喚「始」出來


終於,在某個無聊晨會的早上,總算讓我等到了第三梯的開課通知。也顧不得講者還在努力的催眠大家,我硬是跑到了辦公室,找了一台電腦,立馬完成了報名的動作。後來才知道,竟然還讓我搶到了「頭香」。

別堂課的頭香可能沒啥了不起,這堂課的頭香,可真是會讓人爽到發抖的。


正課,開始一連串的驚奇


蔡校長的演講,開始了這堂課。讓我見識到同樣的主題,用不同的表現方式,竟然會有那麼大的落差。不落於俗套,才能吸引聽眾,建立個人品牌,展現自我價值。

另一個本日的主角,楊斯棓醫師,更是令人驚嘆!!!

身為「十二杯長老王冠欽」的同學,早早就開始追蹤斯棓醫師。從其部落格中的紀錄及同學的心得回饋中,也可以窺見他帶活動、讀書會、簡報課的身影。但再多的文字紀錄,都比不上自己親身體驗一遭。

跨界活動的講課,也只能表現他一部分的才華,但已經讓人知道他處理「演講奧客」的功力。

本日的課程,從簡報上舉例子向同學說明哪些手法,可以讓演講生動,更重要的是,他也把這些手法就融入在課程活動中:破冰、小組競賽、積分搶答、文字紀錄、畫圖...等,同樣的手法不是沒體驗過,但是斯棓醫師用得更加純熟,更加讓人舒服,而且一點壓迫感都沒有。(有些人一直帶活動的方式是會讓人壓力很大的。)




最後,他用自身的經驗,鼓勵大家:沒有舞台,就自己創造舞台。

新思惟國際創造了這個舞台,讓參與的人從這個舞台磨練出去,更有機會發光發熱。


演講大賽 ,爽到發抖





本次課程的最大亮點,就是三分鐘演講。三分鐘演講很難,難在那麼短的時間,要能夠抓住亮點,還得撼動人心。賽前兩週,又得知自己是第一個上場的「頭香」,那種壓力真的要逼死人了。

賽前準備,本來想將比較硬的題目,跟大家都能理解的運動串在一起。但是,改著改著,把比較硬的開頭改掉了,卻也搶了後段的風采,變得有點頭重腳輕了。

這裏還是要謝謝斯棓醫師跟蔡校長給我的建議,加上同學的回饋,讓我可以知道自己哪裡做到了,哪裏不足。此外,觀察27個同學精湛的演出,也真的讓我打開了視野。給他們意見的同時,我也從一開始不太會寫評論,進步到最後還可以補上幾張手繪圖...XD 

正視自己的缺點,持續改進,這也是我來上這堂課的目的。


最恐怖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


後來自己冷靜地思考之後,才赫然發現,自己雖然也練了不少次,但是其實都是在「改投影片」,真正站在聽眾面前的練習,幾乎等於零。真正上場的時候,還是不敢正視觀眾的眼睛,講話也一直抖,哈,想起來其實還蠻丟臉。很多時候,你知道要做什麼準備,但是沒有落實,還是沒有用。但是人家就是可以把這些事情落實,這就是強者為何是強者的原因。

後來看了戴大為醫師夫妻檔苦練二、三十次的心得,自己還真是覺得慚愧,也難怪人家會得到演講王大獎。

關於評論王,我自己耍了點小心機。因為自己實在太看好戴大為會得演講王,我猜想校長不會讓獎項落在同一個人身上,雖然他寫的也很好,我還是沒拿他寫的去上傳。(揣摩評審的心意,這是從別堂新思惟的課學來的...XD)




參加新思惟,結交新朋友





本日另外一個最大的收穫,是認識了戴大為醫師跟何佳蓉醫師。和戴醫師本來就認識,和他們夫妻倆一日相處後,讓我們的友誼更進一步。夫妻倆雙劍合壁,一起來約會,沒有留下遺憾,同進同出更是讓人感動。下次我也要帶老婆一起來上課,一同成長。


課程之後 ,身體力行


課堂上學得了很多方法,但是沒有實地運用都只是紙上談兵。我是屬於反應慢的那一型,沒辦法一次全盤到位,我只能要求自己,一次比一次改善進步。

我也決定要去多多爭取自己的舞台,以戰養戰,讓自己持續進化,希望有天也能夠發光發熱。


後記


課後需要繳交一份作業,就是三分鐘演講的影片。只是自己一連幾天的值班跟開刀,實在是沒力氣錄了。但是想到「堅持」這件事,還是在值班開完刀之後,硬是一個人在會議室對著螢幕跟錄影機錄到深夜兩點把它完成。

(只是錄完之後也沒力氣將桌椅跟燈光復原了,在此要對隔天開會的學弟說聲抱歉....XD)



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舞台上的簡報驚艷,舞台下的視野磨練。

作者:嘉義長庚 骨科 郭亮增 醫師
寫於2015/01/10 新思惟國際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



SAVD_20150110-516


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上新思惟的課


這一堂課,已經不知道是第幾堂新思惟的課。簡報對於每個醫師來說,可以說是家常便飯,三天一小報,五天一大報,說簡報是新時代醫師必備的基本功也不為過。自己本身是個比較內向的人,對於上台報告這件事情一直有著恐懼(謎之聲:這樣應該去報別堂課吧?)當住院醫師後,雖然自覺得簡報做得還不錯,但是仍有所不滿意,一直想要再更精進簡報的功力。

之前已經上過《科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這次從報名開始,一直到上課前,就一直在思考著,到底兩堂課有甚麼差別,對我個人到底有甚麼影響。當然也去參考了強者我同學「王冠欽」的意見。在新思惟網站上瀏覽過去上課的紀錄時,除了驚訝上課後的高滿意度,還看到了另外一個強者我同學「林記賢」的作品:「人類記憶的行李箱很小」。當下就覺得,我一定要來上這堂課,收穫一定很大。


舞台上的簡報驚艷,舞台下的視野磨練。


過去覺得,簡報就是要報得清楚,讓聽眾聽得清楚。但往往做出來的結果,都只是讓自己看得清楚,聽眾很努力但還是不太清楚你在報甚麼。上了這堂課後,才知道「清楚」只是極小的要件,更重要的是要吸引聽眾的興趣,讓他們享受你的表演。

如果說,雙蔡的科學簡報與電子壁報課程是入世的翹楚;勳哥的視覺設計就如同「食神裡中華廚藝學院」般,基本內功的修練,對於簡報這門武藝更形重要。勳哥也示範了甚麼是神人級的簡報,那短短的幾分鐘,真是讓人嘆為觀止。真是錯過一秒都會流淚啊!

互動實作時間,多虧助教蘇公的指導,回答了我的問題,讓我能在最後的比賽,幸運地脫穎而出,得到夢寐以求的大獎。獎品很好,但是設計精美的獎狀才是最讓人感動的!我終於可以不用靠運氣得到獎品了。


和新思惟一起堅持走對的路


最後還是要謝謝新思惟團隊,你們的存在,讓我們這些年輕一輩的醫師,找到了努力的目標與方向,也讓我們更能堅持地向對的路邁進,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半年後再翻出來看,想到勳哥即將休息,真是慶幸有上到這堂課。

2015年6月11日 星期四

簡報之五力全開工作坊心得

作者:郭亮增




在經歷慘烈的連五天開刀的疲勞轟炸後,正常人只會想要在家舒舒服服的休息的時候,自己卻大老遠跑到台中上所謂的「簡報課」。難道,上完新思惟完整簡報課程之後,還有什麼課值得我學習的,上了之後又有什麼收穫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結論


  1. 簡報就像電影一樣,是需要劇本構思、分鏡場景、畫面設計及演出的。
  2. 五力以目標力、架構力為先頭,內容力、設計力、表達力為後繼。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3. 沒有人是天生的上台者,練習是克服緊張的唯一武器。


緣起


我覺得這一切都要從強者推坑王我同學說起。

印象中,我這位大學同學是個靦腆的人,卻也蠻有自己的想法的,跟他混熟了之後相處起來也是滔滔不絕。大學課堂報告的時候,也總是喜歡賣弄著難笑的梗,總之,他絕對不是一個有舞台魅力的人。

可是最近我發現,自從跑去上了一堆不知名的課之後,他變了,變得瞬間進化了。好奇心使然,開始暗地追蹤他上了什麼課程,然後也開始跟進。

小花老師的簡報課,是他成長的一個足跡。現在,更是我成長的另一個足跡。


簡報五力


老師將簡報必要的條件,分成了五種東方神秘力量。




  1. 目標力:確認對象目標,目標對象,投其所「利」,擬定作戰策略。
  2. 結構力:針對目標對象,擬定簡報架構。發想、分類、排序、強調。(便利貼是個好方法)
  3. 內容力:重點內容的強化。設計亮點。利用對比、比喻、數據、體驗,讓目標聽眾進入你設計好的腳本中。
  4. 設計力:讓人看得清楚舒服。
  5. 表達力:劇本法。反覆練習是克服緊張的唯一辦法。

對我來說,上過新思惟簡報課程,成就了設計力的部分。聽過福哥的新書發表會,讓我知道目標力的重要。看過<上台的技術>,其實以上五力都有提到。小花老師提出這五力,將我腦海的知識,又再次提綱挈領的強化了一次。


特別來賓


一早到教室,就看到熟面孔,這不就是我來這邊的源頭之一嗎?沒錯,他就是王冠欽醫師。原來,他是來向大家示範怎麼做好一場簡報。(也是來為新思惟XTainan預演的) 他的講題是「旅行ABC」,內容向大家分享他去南美和南極的故事。
  • :Action (行動)
  • :Border (窠臼)
  • :Choice (選擇)
ABC是他去的國家,也是他這場旅行的起源與所得。

「有行動力,做出選擇,才能突破窠臼,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我覺得簡報很重要,對醫生來說更是,我想要變更強,所以在連續值班後,還是跑來上這個課,這就是人生啊!!


團隊合作



團隊合作是本日的另一個亮點。透過開始的小遊戲,自我介紹,讓各組組員彼此認識 ; 透過分組競賽,小組討論,努力爭取積分換獎品,讓大家更專心於課堂上,也讓大家凝聚在一起,成了好朋友。最後,靠著組長的英明領導,及小組員的通力合作,我們也得到了第一名,獲得獎品,結束這收穫滿滿的一天。



後記


隔天禮拜一,是大外科死亡病例討論會。當著眾多大老的面前,我用著新思惟的簡報法,再加上小花老師提醒的融入比喻和故事強調,順利的報完。雖然反應很兩極,但至少這是個好的開始。

6/28, 8/29, 9/19 我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