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晨間隨筆:我該去念研究所嗎?

作者:郭亮增



緣起:看到網路新聞:「博士念七年終於畢業,他想撕掉證書大罵。」,再想到自己近兩、三個月來內心的角力,心中有感,分享給大家。


結論


  1. 學歷不等於能力,能力遠重要於學歷。
  2. 確定學習目的,選擇適合策略。
  3. 考慮機會成本。
  4. 勇敢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


我該不該去唸研究所?


這個問題應該換角度看。

「學校對你來說意義是什麼?」
「你進學校唸書的目的是什麼?」

問題的答案,每個人都會不同。而且會因為年紀及外在環境不同,也會有不同的答案。(如果你的身份是學生,那請乖乖唸書,只是讀書之餘,更要尋找自己的興趣。)

所以我們把命題假設更縮小一點。
我有穩定的工作,但是單位希望我去唸書,我應該再去學校唸書呢?」或是「我已經有一定的學歷,找工作也不難,但聽說博碩士起薪比較好,我應不應該繼續唸書呢?」


應該為了學位而唸?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清楚,但是又有多少人肯真實的面對。

學位還是有好處:走路有風,說話大聲,研究計劃比較好申請。只是,優勢會一直存在?比較好找工作?還是讓你的病人比較多?

在台灣,博碩士真的有夠多。街上招牌掉下來,砸到的博碩士搞不好比大學生還多。教職也是,越來越難申請,價值呢?對醫院的意義應該遠大於對你的意義。(謎之聲:評鑑跟RRC還是看教職啊!)

有人說:「我就是覺得有著博碩士頭銜很屌啊!」那就去唸吧...XD
(小魯之前也是這樣的想法...)


學歷=學力?學歷=能力?


這個問題答案也很清楚。而且現在的社會,能力的價值遠遠大於學歷。

猶記得在面試研究所的時候,某教授問說為什麼我不先唸碩士班?
(她可能是覺得我的底子不夠深,應該從碩士班先唸起。)

但是我那時候沒有說的是,我不認為我的能力會輸碩士班畢業的學生,況且,我大學唸了七年,臨床做了七年,會的東西絕對比一般碩士生多。臨床跟醫學知識更是我最大的本錢,更不用說還在新思惟會了很多雕蟲小技。(這裡這裡

「學歷至上是舊時代的思惟、培養自己的本事才是王道。」


有目的學習,保持熱情。學校能提供學習的氛圍


學校還是有好處的。學校能提供有系統、整理好的知識,更提供一個學習的環境。你進入這個氛圍中,就會開始學習。教授、研究資源、乃至同學,都是學校能提供的。

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想法,也就是你學習的目的。

在一次謝文憲憲哥的講座中,我有機會請教他對於回學校唸EMBA的想法。

他說:「學習要有目的,看書是最經濟有效的學習方式 ; 學校則是提供了環境,就像你今天來聽演講一樣,你看到前後左右的同學都很專心,認真地融入,你自然就會融入那個環境中,我就是需要這樣的環境。」


「先有目標,才有策略 ; 沒有目標,沒有策略 ; 目標不同,策略不同。」
~ 謝文憲


再強調一次:「學習是有目的。」

先認清自己的目的,再選擇適合的學習模式。更要有熱情,才能持久。


考慮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需要考慮的另一件事。

簡單的說,你因為去唸書而犧牲的東西,就是你的機會成本。以我自己來說,家人相處時光朋友聚會病人照護品質,時間不足無法鑽研新的技術,甚至是影響到既有的研究,都是唸書的機會成本。

去唸研究所一定會有收穫,只是這個收穫值不值得你用這些機會成本去交換?這個我沒有辦法給答案,每個人必須自己去衡量。

唸博士班要多久,五年?七年?還是更久? 你準備好將這個時間成本花在學校了嗎?


跟家人及朋友聊聊


做決定前,先跟家人聊聊,畢竟她們才是你最重要的資產,也是被你的決定影響最大的。

強者我同學完全沒有要不要唸的困擾,因為他老婆直接打他槍。
「不行!孩子太小!你去唸書,誰來帶小孩?」


我比較幸運,太太對這件事是持開放態度。
在決定要不要去學校報到前,我和太座坐了下來。她請我列出唸研究所的優點和缺點,然後再分析給我聽,最後讓我自己做了決定。這樣雙向溝通之後再做決定的過程很好,事後我們還去吃大餐慶祝。(絕對不是因為做了令她滿意的決定。)

當然,和朋友聊聊也是一種方法。再次感謝 David Tai佳瑋學長,以過來人的身份為我解惑,讓我打開心中的結啊!


做出自己心中的選擇


看到這邊,可能會被搞得更混。但是,你自己必須為你的人生做出選擇。

你的中心價值在哪裡?你要過的是怎樣的人生?


「捨不得,是人生最大的敵人。」 
~ 謝文憲

「千萬不要只是覺得「別人說有學位教職比較好」,所以花上五年十年的時間。」
~蔡依橙


阿德勒心理學告訴我們,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勇敢選擇自己想要的方向,努力的走下去吧。